內(nèi)容導讀:——為什么選擇這門課? ——我認為通過設計方法的學習以及實踐,能更為系統(tǒng)的,有效的進行設計,更充分的將自己的意圖展現(xiàn)出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腦子里,還可以糾正對設計的一些偏差、誤區(qū)。 記得張永和有一種說法“設計是資源組織”。設計通過對復雜社會環(huán)境的實踐,...
——為什么選擇這門課?
——我認為通過設計方法的學習以及實踐,能更為系統(tǒng)的,有效的進行設計,更充分的將自己的意圖展現(xiàn)出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腦子里,還可以糾正對設計的一些偏差、誤區(qū)。
記得張永和有一種說法“設計是資源組織”。設計通過對復雜社會環(huán)境的實踐,將各種環(huán)境因素充分調(diào)動起來。資源是有限的,局限也是資源的一部分。設計的挑戰(zhàn)就是將消極條件轉(zhuǎn)化為積極條件。
在課上,希望就是一種實踐,一種認識。
我認為,設計最重要的終究還是“思考”。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面,拓展視界,多看書,多觀察,希望這門課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體驗、接觸。
——為什么選擇這門課?
——到了大學三年級,我學建筑也已經(jīng)有兩年了,在這兩年中,我做了幾個設計作業(yè),但總感覺有一種迷惑的心情,不知道一個設計究竟要用什么樣的方法,是先從平面入手,還是先考慮建筑造型;是先做工模,還是先用圖解思考?在迷茫中前行,在迷茫中來到了三年級。
設計方法論這門課聽前幾屆學長說是一門好課,值得一聽,可以解決我的麻煩,所以我會認真學習,爭取讓我的設計水平上一個層次。
——為什么選擇這門課?
——我已經(jīng)上大三了,真快!回顧一下這三年的收獲,感覺并不理想。學習建筑是為了更好地設計人類理想的家園,人類在享受物質(zhì)世界的同時,精神世界是至關重要的。我理想中的設計是能夠找到一種境界,讓自己感動,而現(xiàn)在我連學好建筑的方法都沒找到。心里很急!我迫切地想找到一個行而有效的學習方法。于是我選擇了設計方法論這門課。
——為什么選擇這門課?
——之所以選擇《設計方法論》這門課,主要是希望在混混沌沌中摸索了兩年之后,能夠通過《設計方法論》的學習,達到對建筑本身及建筑設計有更清晰,更高層次的認識。
都說建筑是一門藝術,我想這種說法絕不僅指畫幾張漂亮的表現(xiàn)圖,做出漂亮精致的模型而已。藝術是需要思想的,而如何把對于建筑的思考、認識溶于自己的思想,而把這種思想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一個過程也許才是設計吧。
我想我目前欠缺的,除了設計方法本身,還有就是對于建筑本體的認識和思考了。每一類建筑的目的是什么,是滿足使用者的功能需要,是服務于欣賞者的視覺需求,還是別的什么,不清楚。
希望能夠在您的課堂上得到滿意的答案。
——為什么選擇這門課?
——希望通過這門課學習到設計的方法,現(xiàn)在學習進行了兩年,目前困惑越來越多,像功能與形式的關系,像現(xiàn)代主義的“以人為本”與結構主義的“無理”之間的矛盾,像衡量設計水平的標準等等。都是積郁于胸許久的困惑,希望能得到解答,希望能獲得與老師更多的交流,能了解老師的許多經(jīng)驗與成長歷程。最終還是希望自己設計水平的提升。
重要的是,能得到一種符合建筑本質(zhì)的思考問題的方法。
上一篇:《設計方法論》課程概要
下一篇:《設計方法論》選課原因(二)
《設計方法論》課程
——為什么選擇這門課?——我認為通過設計方法的學習以及實踐,能更為系統(tǒng)的,有效的進行設計,更充分的將自己的意圖展現(xiàn)出來,而不是僅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