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入職申請報告-(HKJ)-20120823
來源:白林建筑 | 作者: 點擊量:
2017-09-19
內(nèi)容導讀:簡歷:江南大學/本科生畢業(yè)/建筑學專業(yè)/有建筑大師的理想/在所六個月/我們對他的認識——
2012年8月23日黃凱均
入職報告
尊敬的白林老師:
您好!非常感謝您給我這個寶貴的面試機會,我十分榮幸能借此機會到所感受事務所的工作和學習氛圍。為了讓事務所更深入...
簡歷:江南大學/本科生畢業(yè)/建筑學專業(yè)/有建筑大師的理想/在所六個月/我們對他的認識——
2012年8月23日黃凱均
入職報告
尊敬的白林老師:
您好!非常感謝您給我這個寶貴的面試機會,我十分榮幸能借此機會到所感受事務所的工作和學習氛圍。為了讓事務所更深入了解我,我現(xiàn)在按照事務所入職報告的形式寫了一份報告。
一、人生經(jīng)歷:
23年前我呱呱墜地,來到一個非官非富的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畫家,母親是一名工人。由于父母忙于生計,我的童年大部分時光在姥爺姥姥身邊度過。因此姥爺姥姥對我的成長影響很大,他們的言傳身教讓我慢慢懂得做人要真誠待人、嚴于律己(但會付出代價或損失,你付出過怎樣的代價嗎?你是如何處理的?之后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能舉兩個例子嗎?)。對待每一個人要真心實意,切不可傷害他人,珍惜親人、朋友和愛人;對待自己嚴格自律,要有人生追求并為之執(zhí)著奮斗,做事認真不可馬虎。我對自己性格的認識是溫和善良,做事認真謹慎,待人熱情寬容,為理想鍥而不舍(理想需要成本。你能付出怎樣的成本呢?你付出過怎樣的成本呢?為什么要堅持理想呢?背后的支撐點是什么?),而缺點則是:有時做事過于慢條斯理,不懂拒絕,不善表達。我認為一個人的家庭環(huán)境對其性格形成影響很重要,我的父母為人誠實善良,父親是一位有追求的畫家
(能看看爸爸的作品嗎?為什么你不想成為一名畫家?),雖然不出名但是他對待藝術的執(zhí)著精神一直鞭策著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前進。母親是位淳樸的普通工人,她教我以禮待人,誠實守信,有責任感。由于父親經(jīng)濟收入不穩(wěn)定,母親收入微薄,我的成長一直離不開親戚們的幫助。父母沒時間照顧我,是姥爺姥姥在家照顧我,我喜歡看書,觀星是舅舅常給我買書買望遠鏡給我,上學要交的贊助費是大家一起籌集來幫我交的,父母不在身邊時叔叔小姨擔當我老師的角色。是親人朋友之間的團結互助才使我這么順利地成長,因此我特別能體會團結一心對于一個大家庭、一個團隊的重要性。
小學五年級時我愛好上天文學,常去書店看這方面的書,每天入夜了喜歡拿著望遠鏡和星圖去別人家頂樓觀星。有時候我通過上網(wǎng)查到一些難得一見的天象我會凌晨起床拿著望遠鏡和筆記本去看去記錄
(能看看嗎?)。后來我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座天文望遠鏡
(能看看嗎?),雖然是手工制作比較拙劣(像根大炮),但透過它我第一次看到了月球表面的隕石坑,真有當年伽利略那種喜悅。那時的我晚上就扛著我的“大炮”去樓下觀星。觀星這段經(jīng)歷對我的影響就是,讓我明白了科學發(fā)展社會發(fā)展的艱辛曲折和追求真理,追求理想需要無畏的精神,比如哥白尼歷盡一生總結出了“日心說”,卻因受到當時黑暗的教會的阻止而到臨死時才發(fā)表,發(fā)表之后一直遭到歐洲教會的打擊和禁止,后來哲學家布魯諾為捍衛(wèi)之被燒死,伽利略為此遭到軟禁,現(xiàn)在我們知道哥白尼的學說有不完善但矯正了以往人們以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觀念,知道是地球圍著太陽旋轉(zhuǎn),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我明白大至宇宙、社會、小到個人的發(fā)展都是艱難而漫長的,而人對于宇宙來說太渺小了,人應該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自己的理想,并為之奮斗。那時候我還愛上打羽毛球,每天六點堅持和一個同學去打40分鐘左右的羽毛球,然后再上學。
在上學的生活中,由于父母戶籍問題,我也深受影響,自上幼兒園起我就要比別人多承擔一項贊助費。從小就立志成才的我覺得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改變一切,我在中考中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市里的示范性高中并且獲得免4萬贊助費的優(yōu)待
(能拿來看看你的入學通知單嗎?或其它能證明的材料。)。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了,我必須努力學習改變命運。
然而剛上高一我就遇到了挫折,物理課摸不著門路。有一次考試才得了35分,這打擊讓我有點灰心。但我不甘心就這么被打倒,我下定決心克服。下課后我就去找老師把沒聽懂的再問清楚,題目不會做我看答案依據(jù)答案反推,還不會我再問同學問老師。周六日我去書店買例題書看,由此我的物理成績有了很大進步。高二我進入年級物理競賽隊伍,還參加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能看看獎狀嗎?)。高三的時候我開始考慮自己未來學習的專業(yè)方向,那時我從書中看到英國國會大樓的照片,覺得建筑是人類歷史的奇跡,人竟然能設計并砌筑起比自己高大這么多的建筑,加之我喜歡繪畫,我對建筑學產(chǎn)生了興趣。
(能提交你自己的10副繪畫作品嗎?)
高考之后我考入江南大學,進入設計學院學習建筑學。大學四年學習讓我對建筑學有了初步了解,我認識到一磚一瓦砌筑起來的建筑不僅僅是人活動的場所,它還承載著人的思想,帶給我們感動。我熱愛這個專業(yè)也立志以此為業(yè)。四年的在外的大學生活,也鍛煉了我獨立自主、面對社會的能力,提高了我的普通話水平。
(能提交兩位老師和三位同學的推薦信嗎?你的父母能給你寫個介紹你成長經(jīng)歷的文字性東西嗎?)
我人生中最看重的是感情:對家人朋友愛人的愛,這讓我認識到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對建筑事業(yè)的愛,這讓我找到自己要做什么。
二、社會印象:
人類是群體生物,自出生那天開始我們就處在社會這個環(huán)境中,社會是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既然是關系就有和諧有矛盾,矛盾與和諧相輔相成,我們要從把矛盾轉(zhuǎn)變?yōu)楹椭C中取得進步。
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整個人類社會可以比喻成為一棵大樹,每個人就好比樹的細胞,根系細胞在泥土里負責吸收土壤養(yǎng)分,樹干的細胞負責運輸養(yǎng)分,樹葉則負責進行光合作用轉(zhuǎn)化有機物,大樹健康成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大量細胞的相互配合和有序工作作為保證。社會發(fā)展至今日需要不同的人去充當不同的社會角色,完成社會分工。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需要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才會推動社會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因此社會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人活著應該以為人民服務為榮。廣義上講社會是個大家庭,給了我們一切。我們的成長離開了社會也沒有意義,而成長的意義在于展示自我,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人類社會離不開自然,也講究優(yōu)勝劣汰,我們要生存在社會中就必須時時提升自我,不斷學習。一個人過得快樂不快樂,是否有意義,也取決于他為社會為身邊的人做了多少事,得到多少認同。
人生在世是在不斷認識社會,而工作應該是一種對社會認識的積極反饋。掃地工人選擇了用掃帚為城市清潔出力,即使有的并非全心全意但至少他們愿意付出,愿意為維護城市環(huán)境做出貢獻;也有人愿意用寫作用繪畫,父親從事繪畫的同時也是位美術教育者,教育孩子們用心觀察世界用畫筆表達自己,以此激勵自己追求夢想。而從事非法暴力工作的人則是選擇了消極的反饋,對社會和人們產(chǎn)生危害,終究會被制裁。正如白老師的“七個好人理論”,這個世界正是被好人們推動著向前發(fā)展,因此我們應該認真活著、熱情工作回饋社會。
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立足社會的根本,我們處在社會的大家庭,必須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我是誰,才能知道為誰做事,做什么事,如何做事。如果自己沒有認識自我,則漫無目的,虛度光陰??v觀宇宙130多億年歷史,太陽誕生于46億年前,地球再晚0.5億年,人類出現(xiàn)不過300多萬年,試問人生有多長?一座建筑的壽命又有多長?人生有限,要享受當下,享受現(xiàn)在擁有的,享受工作,享受自然(享受為投入當中熱情對待并獲得愉悅之意)。我明確自己受惠于社會,我應該真誠對待每一個人,我要報答我的親人、朋友、愛人,報答我不認識的人,報答自然。報答需要付出感情,我熱愛建筑,要用建筑這種方式來回饋社會。作為家人,我踏實工作,能給家人最直接的物質(zhì)報答,工作之余陪同家人;作為朋友(包括老師、同事),我認真工作,能為工作團隊做出貢獻;作為社會工作者,我投入工作,能為社會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個熱愛自然的人,我可以用設計表達熱愛和敬畏。于是,“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建筑。”
三、我看建筑:
我認為,建筑是人通過技術手段建筑起來的與人最密切相關的包含人的精神寄托的構筑物。人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建筑內(nèi)度過,建筑是我們生活的基礎之一,建筑構成我們生活環(huán)境,影響著我們成長,是我們一生庇護的場所,是我們?nèi)藨獙ψ匀徊⑴c之產(chǎn)生關系的媒介。建筑承載著在里面生活的人的情感和歷史,影響著人的精神生活。建筑是為遮陽擋雨、防寒抗熱、抵御災害和野獸而出現(xiàn)的,也是作為人適應自然生存于此的方式出現(xiàn)的,而且是帶有營造者思想的一種方式。因此一座建筑建成了,并非就是成功的建筑,真正成功的建筑在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得到使用者認可,設計者的思想意圖能充分傳達給使用者,通過建筑空間感動使用者。
(這是你自己的理解嗎?還是學習他人的?能說說這些想法的來源嗎?)正如白林老師所講:建筑不但是物質(zhì)生活的容器,同時也是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載體。
我在廣州成長,小時候逛街行走在騎樓下,那種架空的廊道空間給我特別親切的感覺,既遮陽擋雨,又有人情味兒,給人安全感和舒適感,這是感動人的空間。我家以前租住在別人房子里,一條過道把廚房廁所與客廳臥室分開了。這條過道屬于公共空間,通往旁邊一戶人家,打斷了我家空間的連續(xù)性,私密性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這是帶給我苦惱的空間。那時并不知道這是設計的問題,而后來這使我認識到了設計的重要性。建筑設計的對象是使用者,建筑設計直接影響使用者,是責任重大的工作。
現(xiàn)在我對建筑設計的認識是:考察了建筑用地所在環(huán)境之后,通過思維方式建立的使得建筑與場地發(fā)生關系的關于場地的規(guī)劃的構想并使之實現(xiàn)。建筑設計需要考慮眾多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建筑需與當?shù)丨h(huán)境和諧呼應而不應是天外來客)、創(chuàng)造的空間形式(不同空間形式營造不同的空間體驗)、運用的材料和技術(材料是設計表達的重要語言而技術則是手段)、營造的聲光熱環(huán)境(聲光熱觸及使用者各種感官感覺)等,而指導設計的正是設計者的思想。設計者思想通過設計表現(xiàn)在建筑中,如白林老師所言:建筑是思想的容器,是文化的容器。
四、關于職業(yè):
在大學,專業(yè)學習除了平時觀察體驗身邊建筑和旅途的建筑外,大部分停留在紙上建筑,基本沒有接觸實際工程,沒法體會從構思設計到工程實施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更別說建成之后的使用、維護和反饋了。但在學習建筑學過程中我認識到建筑師需要的知識量大,知識結構復雜,并且素質(zhì)要求高,目前我總結出以下幾點成為優(yōu)秀建筑師需要的品質(zhì):
1、虛心:建筑學學科的綜合性,決定我們需要通過虛心學習不斷汲取經(jīng)驗,建筑的技術性,意味著我們需要了解和學習各種建筑結構和構造等知識。我們必須虛心向比我們有經(jīng)驗的任何前輩學習,不管是設計師還是施工員,特別是施工員熟悉實際的建造工作,他們在施工方面的經(jīng)驗是很多坐在辦公室的設計師都望其項背的。雖說設計師主要工作在作圖但各種圖是來源于已建成建筑的經(jīng)驗,又是為了實現(xiàn)新建筑的建造的,如何在細節(jié)構造設計中創(chuàng)新對于設計師來說也非常重要,阿爾瓦·阿爾托就是在對建筑細節(jié)處構造人性化的設計有名的設計師。任何比自己有經(jīng)驗的人都值得去虛心請教。
2、勤奮:季振元先生在《建筑是什么》中說,建筑設計不需要天才,只需要勤奮。這句話可以看出一位年邁而富有經(jīng)驗的建筑師對于勤奮的重視。建筑不像別的設計行業(yè)那樣快速更新?lián)Q代和追趕潮流,相反,建筑設計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完成任何一項建筑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筑師作為建筑由構思到建造完成的主要指導者和各專業(yè)的協(xié)調(diào)者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并且需要有豐富的經(jīng)歷、思想、經(jīng)驗,這意味著建筑師的學習沒有止境的。
3、堅持:堅持理想,堅持信念。建筑師的理想是為了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使我們的環(huán)境更美好。然而,每一座建筑的實現(xiàn)都是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通過學習積累經(jīng)驗成為合格的建筑師,再到優(yōu)秀的建筑師更需要長久的過程。建筑界都流傳著建筑師的成熟期是中年甚至中老年的說法,這不無道理的。建筑確實需要時間,時間造就我們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和思想,而能堅持的人,才會成為建筑師。圖紙的每一根線,都需要用心去畫,要耐住寂寞,堅持就能成功。
4、溝通:這里溝通還包括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口才。建筑師需要和甲方溝通,需要和結構、暖通等各個專業(yè)的人員協(xié)調(diào),建造時要和施工人員溝通,善于溝通是建筑師必需的才能。建筑工程如此復雜,涉及的各個方面問題都需要建筑師去溝通和協(xié)調(diào)。當然作為初出茅廬的學生我們需要慢慢的學習和鍛煉。
5、責任:建筑師的責任感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設計工作的責任,另一方面是對中國建筑文化發(fā)展的責任。建筑師作了設計完成了圖紙,簽上名字,就意味著承擔著一份責任。這有點像人的出生,孩子誕生,作為父母就會有了一份責任。建筑就像是建筑師的孩子,建筑的從無到有,建筑師是負擔著重要責任的,建筑師必須有這樣一份責任心。作為中國人,我們還要不忘為發(fā)揚民族文化努力,才不至于在潮流中迷失方向,中國建筑師應該為中國建筑做出應有的貢獻。
(用兩個實例,講述你是一位有責任感的人。)
我對未來的規(guī)劃是,一到兩年內(nèi)逐漸熟悉方案設計到初步設計的過程,工作步入正軌,真正了解方案設計,深入學習建筑設計方法,同時利用假期去全國各地考察古建筑。希望在五年內(nèi)建立自己做設計的理念、理論框架,
(你的依據(jù)是什么?比如說,什么是理論框架?自己做設計的理念包括哪些內(nèi)涵?你考察過哪些人五年內(nèi)做到了這些?你憑什么能做到?你能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三至五年后我會再次根據(jù)自我需要考慮讀研或者繼續(xù)工作。以后更長遠的目標就是到達一定境界后,能自己設計出有自己理念和理論的作品,并且開設事務所
(我覺得你的想法很好!有志向。但是除了設計能力外,還需要什么能力?開設事務所日本平均需要工作多長時間?你知道嗎?),用設計為中國建筑貢獻,將思想傳授后人。
常言道,十年磨一劍,為什么眾人需要十年的事情,你三五年就能達到呢?是否太急功近利了呢?你覺得,你大學四年,達到了他人八年學習的效果了嗎?道理是一樣的。
五、面試后記:
早晨七點十分我到了西直門,向保安確認了T2的入口,我走到了西環(huán)廣場西北面的河邊小綠地,坐下練習自我介紹和陳述我的作品。因為是第一次面試,難免緊張,提前的練習可以舒緩我的緊張情緒。八點半我進行了踩點,上了十九樓找到白林建筑咨詢有限公司,第一次見到白林老師的事務所,我心情激動。為了不在非面試時間闖入事務所擾亂秩序,我又下樓去練習自我陳述(后來我才知道了上班時間是九點)。練習同時我觀察了一下西環(huán)廣場,看到南向玻璃幕墻前的大面積遮陽板,我覺得白林老師的公司位置選在東北角是個不錯的選擇,避免了正午日光直射和西曬。我頓時有個想法,要是能有一種建筑,朝南面是需要日光直射的住宅空間,朝北則是辦公空間,兩者既有互不干擾但又有聯(lián)系,就可以各得其所了。
十點我踏入公司,感到公司面積不大但溫馨整潔,一個小會議室既分隔了工作空間(對內(nèi))和接待空間(對外)又兼具共享空間的性質(zhì),墻上有序地貼著公司的作品和員工的標語計劃,非常有學習氣氛。我還見到了白林老師,心情又激動了一回。白林老師辦公室位處東面,能夠沐浴早晨的陽光,同時辦公室正對接待空間,但又被玻璃和接待前臺分隔,使得白林老師可以既在公司最安靜的角落辦公又能最直接觀察到公司入口狀況。
(理解你想要表達的意思。)
面試老師拿著筆記本認真地向我提問和記錄,我開始有點緊張,后來慢慢不那么緊張了。通過面試我了解了更多關于事務所工作的內(nèi)容,同時認識到自己對建筑設計認識的不足,設計能力和表達水平有待提高,也更明確了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向和規(guī)劃。我當下的任務是需要自學3dmax建模軟件
(準備考試),閱讀《安藤忠雄論建筑》
(請?zhí)峤蛔x后感3000字)。
建筑學生:黃凱均
2012年8月23日
黃凱均:你好!
以下是問題,請回答。
1. 讓我慢慢懂得做人要真誠待人、嚴于律己
(但會付出代價或損失,你付出過怎樣的代價嗎?你是如何處理的?之后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能舉兩個例子嗎?)
2.
理想需要成本。你能付出怎樣的成本呢?你付出過怎樣的成本呢?為什么要堅持理想呢?背后的支撐點是什么?
3. 父親是一位有追求的畫家
(能看看爸爸的作品嗎?為什么你不想成為一名畫家?
4. 有時候我通過上網(wǎng)查到一些難得一見的天象我會凌晨起床拿著望遠鏡和筆記本去看去記錄
(能看看嗎?)
5. 后來我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座天文望遠鏡
(能看看嗎?)
6. 我在中考中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市里的示范性高中并且獲得免4萬贊助費的優(yōu)待
(能拿來看看你的入學通知單嗎?或其它能證明的材料。)
7. 還參加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能看看獎狀嗎?)
8. 加之我喜歡繪畫,我對建筑學產(chǎn)生了興趣。
(能提交你自己的10副繪畫作品嗎?)
9.
能提交兩位老師和三位同學的推薦信嗎?你的父母能給你寫個介紹你成長經(jīng)歷的文字性東西嗎?
10. 我認為,建筑是人通過技術手段建筑起來的與人最密切相關的包含人的精神寄托的構筑物。人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建筑內(nèi)度過,建筑是我們生活的基礎之一,建筑構成我們生活環(huán)境,影響著我們成長,是我們一生庇護的場所,是我們?nèi)藨獙ψ匀徊⑴c之產(chǎn)生關系的媒介。建筑承載著在里面生活的人的情感和歷史,影響著人的精神生活。建筑是為遮陽擋雨、防寒抗熱、抵御災害和野獸而出現(xiàn)的,也是作為人適應自然生存于此的方式出現(xiàn)的,而且是帶有營造者思想的一種方式。因此一座建筑建成了,并非就是成功的建筑,真正成功的建筑在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得到使用者認可,設計者的思想意圖能充分傳達給使用者,通過建筑空間感動使用者。
(這是你自己的理解嗎?還是學習他人的?能說說這些想法的來源嗎?)
11.
5、責任:建筑師的責任感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設計工作的責任,另一方面是對中國建筑文化發(fā)展的責任。建筑師作了設計完成了圖紙,簽上名字,就意味著承擔著一份責任。這有點像人的出生,孩子誕生,作為父母就會有了一份責任。建筑就像是建筑師的孩子,建筑的從無到有,建筑師是負擔著重要責任的,建筑師必須有這樣一份責任心。作為中國人,我們還要不忘為發(fā)揚民族文化努力,才不至于在潮流中迷失方向,中國建筑師應該為中國建筑做出應有的貢獻。
(用兩個實例,講述你是一位有責任感的人。)
12. 我對未來的規(guī)劃是,一到兩年內(nèi)逐漸熟悉方案設計到初步設計的過程,工作步入正軌,真正了解方案設計,深入學習建筑設計方法,同時利用假期去全國各地考察古建筑。希望在五年內(nèi)建立自己做設計的理念、理論框架,
(你的依據(jù)是什么?比如說,什么是理論框架?自己做設計的理念包括哪些內(nèi)涵?你考察過哪些人五年內(nèi)做到了這些?你憑什么能做到?你能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
13. 三至五年后我會再次根據(jù)自我需要考慮讀研或者繼續(xù)工作。以后更長遠的目標就是到達一定境界后,能自己設計出有自己理念和理論的作品,并且開設事務所
(我覺得你的想法很好!有志向。但是除了設計能力外,還需要什么能力?開設事務所日本平均需要工作多長時間?你知道嗎?)
14.
常言道,十年磨一劍,為什么眾人需要十年的事情,你三五年就能達到呢?是否太急功近利了呢?你覺得,你大學四年,達到了他人八年學習的效果了嗎?道理是一樣的。
15. 我當下的任務是需要自學3dmax建模軟件
(準備考試)
上一篇:37 入職申請報告-(ZHL)-20120411
下一篇:40 入職申請報告-(LTP)-20140616